新光證券2332友訊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MoneyDJ新聞 2022-11-29 06:21:21 記者 黃文章 報導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2月黃金期貨11月28日收盤下跌13.5美元或0.8%至每盎司1,755.3美元,美元指數上漲0.6%,3月白銀期貨下跌2.2%至每盎司21.125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月鉑金期貨上漲1.2%至每盎司999.3美元,3月鈀金期貨上漲0.9%至每盎司1,846.80美元。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11月28日表示,聯準會在降低通膨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稱持續的高通膨削弱了美國經濟發揮全部潛力的能力。聯準會今年已經六次升息,其中包括連續四次升息75個基點,累計升息375個基點,將聯邦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3.75%-4%,這也是聯準會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升息週期。 印度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本財年的前七個月(4-10月),印度黃金進口額較去年同期的290億美元減少17%至240億美元,其中10月份的黃金進口額年減27%至37億美元。印度10月份的白銀進口額也年減35%至5.85億美元,但4-10月的白銀進口額則是較去年同期的15億美元大增至48億美元。4-10月,印度珠寶首飾的出口額則是年增1.8%至240億美元。 世界白銀協會的報告表示,2022年,全球銀條與銀幣的投資需求預估將年增5,000萬盎司或18%至3.3億盎司,因通膨高漲、俄烏戰爭以及經濟擔憂等帶動避險買盤。其中,印度銀條銀幣的投資需求更是較上年度幾乎倍增,因今年的疫情趨緩以及銀價下跌刺激投資人逢低承接的影響。今年全球銀飾消費預估將年增5,000萬盎司或29%至2.35億盎司,銀器消費預估將年增72%至7,300萬盎司,兩者主要的增長都是來自於印度需求的大幅反彈。 金拓新聞發布的每週黃金調查顯示,分析師與投資人看好本週(11.28~12.2)的金價表現。在針對分析師的調查中,有38%認為本週金價將會上漲,有19%預期下跌,有44%預期將盤整持平。在普通投資者的投票當中,有63%認為本週金價將會上漲,24%預期下跌,13%認為盤整持平。 期貨經紀商RJO Futures資深市場策略師哈伯科恩(Bob Haberkorn)表示,雖然黃金市場的氣氛有所改善,但金價要突破每盎司1,800美元關卡仍然需要新的觸媒,當前市場主要仍在關注聯準會的利率政策,以及利率最終將會達到何種水平,他認為在下個月的聯準會會議之前,金價的表現仍將局限於區間整理。 SIA財富管理公司(SI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市場策略師席斯基(Colin Cieszynski)表示,他對金價的前景依然看好,因預期美元指數可能已經觸頂。席斯基表示,隨著美元指數以及美債殖利率的滑落,黃金避險資產的保值地位也將重新獲得投資人的重視。 班諾克本全球外匯公司(Bannockburn Global Forex)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克·錢德勒(Marc Chandler)則是認為,明年第一季之前美國利率仍將走高,這也將持續支撐美元的匯價,因此金價短線仍然會有下滑的風險。戴阿德利安資產管理公司(Adrian Day Asset Management)執行長戴阿德利安(Adrian Day)表示,如果經濟有進一步放緩的跡象,或者市場開始預期央行將暫停升息,金價就會重新上漲。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3月期銅11月28日收盤下跌0.4%至每磅3.6155美元。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新聞02

© Reuters. 中國動向(03818.HK)第三季度Kappa品牌店鋪於整個平台的零售流水下降20%–30% 格隆匯1月20日丨中國動向(03818.HK)公佈,2022/23財年第三季度,集團Kappa品牌店鋪(不含Kappa童裝業務)於整個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20%–30%中段下降。 於2022/23財年累計,整個平台的累計零售流水(不含Kappa童裝業務)按年錄得10%–20%中段下降。以去年同季度伊始已投入運營的Kappa品牌店鋪(不含Kappa童裝業務)計算,2022/23財年第三季度,整個平台的同店銷售按年錄得10%–20%中段下降。 於2022/23財年累計,整個平台的同店銷售(不含Kappa童裝業務)按年錄得中高單位數下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第三季度,集團Kappa品牌店鋪數量為1,066間(不含Kappa童裝業務),對比2022年03月31日(2021/22財年末)淨減少117間。

新聞03

1/3盤前》景氣落底+轉機 這2檔IC有戲 工商時報 梅中和 2023.01.03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股今(1/3)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 A.利多因子: 1.台股歷經2022年的動盪,2023年仍將有諸多挑戰,但根據投信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歷年第一季台灣加權指數的勝率為80%,平均漲幅2.54%。投信法人表示,台股是投資人最熟悉的市場,不可偏廢,展望後市,「選股不選市」還是台股投資最重要策略,面對布局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建議採取分批布局。 2.台股元月行情啟動,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及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受惠美國緩升息、解封商機、台股擁籌碼面及高殖利率優勢等利多,看好元月震盪攻堅行情,指數先挑戰月線14,464點及上看14,600點,元月底新春紅盤攻萬五關卡,解封受惠商機、原物料、春節概念等題材股可望受惠。 3.台股2022年1月創歷史新高18,619點,之後在10月跌至全年最低的12,629點,跌掉5,990點,公股銀行預估,2023年台股可望先蹲後跳,甚至有機會衝高至「萬六」以上,現在也紛紛備妥銀彈,估計八大公股銀及中華郵政持續加碼台股,2023年至少有千億元的資金活水,其中公股銀仍看好金融業獲利能力回穩,計畫擇優買進。 4.國安基金要陪投資人過年且不排除延長護盤兩年,「萬四情結」提前下,台股近期每逢跌破萬四,政府資金相繼湧入護盤,統計2022年結束前,政府護盤的「安心股」有台積電、中鋼等15檔,有望成為新春開紅盤的指標。 5.拜電動車熱賣所賜,以及聯邦政府祭出補助扶持國內電池製造,美國汽車業進入數十年最大一波建廠熱潮,根據非盈利組織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資料,去年1到11月規劃投入興建組裝廠與電池廠的投資額約達330億美元,而且設廠地點普遍在美國南部。 6.由於英特爾、蘋果等大客戶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新款處理器,包括高通、聯發科、超微、博通等大客戶也會在下半年完成晶片設計定案,法人看好華景電(6788)、京鼎(3413)、信紘科(6667)、家登(3680)、中砂(1560)等打進台積電3奈米設備供應鏈的業者營收將續創新高。 7.測試介面廠穎崴(6515)2023年維持樂觀展望,由於主要客戶將針對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AI/HPC)推出多款處理器,帶動高階測試底座及老化測試底座出貨暢旺,楠梓加工區的探針新廠第一季將落成啟用,第二季量產後將拉高探針自製率,有助於擴大測底座、垂直及MEMS探針卡市占,同時亦可提升毛利率表現。 8.半導體廠務工程及設備廠帆宣(6196)在晶圓代工大廠客戶的美國及日本建廠工程帶動下,持續認列在手訂單金額,且客戶有望在美國擴大建設新廠。法人預期,帆宣不僅在2022年可望順利賺進一個股本的歷史新高水準之外,2023年將有望再度挑戰新猷。 9.PCB產業中,除了RCC背膠銅箔是不論在性能上、環保上都有一定成效,為多家廠商積極布局的材料外,昇貿(3305)所供應的低溫錫,也是未來極具成長潛力的產品之一。(閱讀全文) 10.保護元件廠興勤(2428)剛完成新的人事布局,預估2023年可望成長達雙位數,轉投資事業元耀科技2021年轉虧為盈之後,2023年營運也不讓興勤專美於前,預估今年營運可望成長20%,成長幅度可望超前母公司,中長期將朝IPO之路邁進。 11.受客戶調整庫存影響,NB領域出貨雖下滑,但受惠於遊戲機領域出貨成長,尼得科超眾(6230)2022年第四季仍保有旺季表現,2022年第四季及全年營收創高在望,展望2023年,法人指出,雖然2023年PC領域的營收仍是易跌難漲,但在伺服器和網通領域穩步向上下,尼得科超眾2023年營收和獲利仍可望維持正成長。 12.上市櫃公司將於2023年舉行董監改選計有551家,篩選到2022年底董監持股偏低、股價淨值比(PB)偏低、股本較小門檻較低、董監事出現回補持股等,計有佳和、光群雷、福壽、聲寶13檔,投資專家認為今年董監改選行情「很精采」,因很多股價便宜,逢低加碼未來有潛「利」。 13.金管會力推信託2.0,將鼓勵企業辦理員工福利信託納入重要措施及評鑑獎項,首次評鑑結果由中國信託銀行、合作金庫及永豐銀行拿下前三名,信託公會理事長邱月琴表示,員工福利信託可藏富於員工、創造勞資雙贏,2022年度首次辦理員工福利信託業務之評鑑,各家銀行均展現不同的經營策略。 14.2022年前11月整體上市櫃金控獲利達3,098億元,年增率為-44%,12月公布在即,預估將較2021年全年5,806億元大幅下滑,但公股銀行最新2023年預估,整體金控獲利雖無法突破2021年新高,但受2022年防疫險、資本市場衝擊縮減後,動能重啟,全年獲利將有機會挑戰歷史次高。 15.遊艇雙雄2022年皆繳出營收創高佳績,進入2023年,主攻遊艇製造銷售的東哥(8478)因遊艇終端需求持續暢旺,產能全滿,加上將再調漲遊艇售價,營收力拚再成長20%;而主攻遊艇休憩的亞果(7566)受惠台南安平港Villa遊艇別墅完工、以及會員度假中心的銷售入帳,加上調漲入會費,2023年營收爆發力可期。 16.國巨(2327)合併歐洲感測元件廠已獲投審會核准,國外監管機構正進行審核,由於國巨與二家感測元件大廠的業務重疊性不高,市場預期今年第一季、第二季可望陸續通過國外監管單位的審查,並於第二季、第三季完整認列相關公司的營收,法人認為,若交割順利,國巨2023年營收將逐季成長。 17.2022年正式落幕,全年申請登錄興櫃家數為63檔(含12檔申請登錄戰略新板),若從登錄興櫃後均價漲幅前十大個股觀察,國內連鎖藥局佑全-新(6929)居於首冠,累計漲幅達188.91%、其次為宏碁遊戲(6908)的150.63%。 18.美國勞動市場人力短缺,雇主為了吸引員工留任和防止對手挖角,大幅為員工加薪,去年11月留任員工的薪資年升幅高達5.5%,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19.疫情籠罩逾三年,內需、外銷產業先後受到影響,也直接影響到就業市場。隨著防疫政策鬆綁,勞動市場再度活絡,不少民眾考慮在年後進行轉職。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近三年工資成長率最高行業,分別是運輸及倉儲業為13.93%、其次為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11.86%、製造業則以11.53%排名第三。 20.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於12日召開法說會,搶在農曆年封關前向市場說明營運成績單,外資圈雷達更提前鎖定第一季營運展望,最新普遍預期台積電首季營收季減15%左右,台積電釋出展望能否穩定軍心,直接牽動台股多頭士氣。 21.為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工商協進會日前召開的「交通研究委員會」中,與會產、學界代表一致認為,為達到2050淨零目標,在運具電動化上,應大膽提升電動機車市售比在2030年時由35%提高至50%,才能貼近國際能源署(IEA)建議目標,也有助於運輸部門加速邁向淨零。 22.國際油價已連續兩年上漲,針對2023年展望,路透訪調顯示分析師普遍預期將續揚,只不過由於全球經濟走疲料將衝擊需求,油價上漲空間並不大。 23.大陸2023年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是官方鬆綁防疫政策後的首個假期,旅遊、消費市場加速回溫。據統計,光是境內旅遊就已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四成以上,後續還有待上揚。 24.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依據主計總處預測,由於今(2023)年經濟成長趨緩,儲蓄率、投資率雙雙下滑,超額儲蓄率也同步降至13.8%,創近四年最低,雖然超額儲蓄略減,仍高達3.3兆,連續四年逾3兆,閒置資金仍多。 25.印度製造業成長速度在去年底創下13個月新高,印尼製造業也連續16個月穩定成長。 26.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 2日公布,歐元區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升至47.8,改寫三個月新高。顯示供應鏈狀況改善與通膨壓力趨緩下,歐元區製造業可能已度過谷底。 27.中國新任外交部部長秦剛1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秦剛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期待與布林肯繼續保持密切的工作關係,促進中美關係發展。由於布林肯擬於2023年初訪問中國,外界分析,雙方通話為此行先營造良好氣氛。 28.投信法人表示,近期大盤受到大陸疫情升溫、美國經濟衰退、電子產業庫存議題等利空測試,加上外資參與度降低成交量能偏低,指數拉回修正,台股回測季線有撐,加上電子股指數若能持續守穩季線,將有助大盤止穩彈升,短多仍優先聚焦利多題材發酵,及技術面強勢族群表現。 29.NCC從2023年開始公布五大電信公司各別5G用戶數,根據NCC最新統計,國內5G用戶總數截至2022年11月底為止達654萬、5G用戶滲透率約28%。其中,中華電信239萬居冠,其次為遠傳173萬、台灣大147萬、台灣之星67萬,亞太電信28萬。由於這是NCC首度揭露五大電信公司的各別5G用戶數,備受矚目。 30.微機電(MEMS)麥克風廠鈺太(6679)今年營運雖然可能將受PC市場疲弱影響,不過由於聯發科加入董事會後,可望讓鈺太加速跨入智慧手機市場。 法人推估,鈺太在手機應用的MEMS麥克風開始擴大攻入安卓陣營後,單季合併營收最快有機會在第一季落底,第二季開始升溫,獲利亦將開始同步增長。 31.程泰集團為邁向百億元工具機集團,2023年啟動嘉義大埔美二期建廠計畫,總投資額逾20億元。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表示,包括程泰(1583)、亞崴(1530)及弘巨等3工具機廠,嘉義大埔美一、二期廠房年產能營運規模合計約50億元以上,將作為電動車及離岸風電所需的工具機生產基地。 32.台寶生醫(6892)公告,旗下治療急性心肌梗塞(AMI)新藥OmniMSC(TW-201)一期臨床試驗,獲衛福部同意從學術研究用變更為可供查驗登記用臨床試驗計畫,公司將啟動一期臨床收案,力拚2024年完成,搶攻全球超過百億美元醫藥市場。 33.受惠美國、加拿大油井增多、油氣管售價好,中鴻(2014)、高興昌(2008)最近API油氣管訂單好轉,接單至少都到2月農曆年後,其中中鴻單月銷量在8,000~1萬公噸之間,優於原先規劃目標。法人表示,進入2023年,API油氣管銷量是否增加,除需觀察國際油價走勢外,還要進一步觀察經濟景氣及市場需求狀況。 34.雲豹能源(6869)創新板上市案通過,預計2023年第一季上市,將成為能源股新星。展望新的一年,太陽能案場穩定發展,加上儲能案場開花結果,以及子公司煒盛環科所承攬之政府汙水處理標案等相關工程收入陸續挹注,預期整體營收、獲利表現持續升溫。 35.油價回穩、庫存去化,塑化報價觸底回穩上揚,PVC、EVA、ABS、PS及SM行情增溫攀揚。隨股價跌幅已深、營運築底回溫,包括台塑四寶、台聚集團、國喬、台苯及聯成等,將成為族群攻堅指標。 36.全球逐漸重視碳中和,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各國政府提出相應政策,目標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帶動相關產業鏈2023年營運規模可望進一步擴增,國發會日前也公布「十二項關鍵戰略」,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配合電力系統與儲能設備建置,擴大再生能源使用,上緯投控(3708)、台達電(2308)等綠能概念股成長可期。 37.中美角力下,化工廠三福化(4755)、德淵(4720)、材料-KY(4763)擴大南向及新產品應用布局,商機發酵。 38.化工廠雙鍵(4764)的大陸鹽城大豐廠,經歷三年停工後,2022年10月已取得鹽城市政府同意展開復工計畫,並完成整廠整改,生產許可、排污許可也開始申請與檢核,期望農曆年前取得相關許可,可以開始復工生產,加上台灣宜蘭新廠產能開出,2023年營收可望展現雙位數成長,毛利、獲利蓄勢提振。 39.面板驅動IC(DDI)指標股喜迎春風,海通國際證券升評聯詠(3034)投資評等至「優於大盤」,研判毛利率壓力將和緩,給予365元推測合理股價;中信投顧則重申對瑞鼎(3592)「買進」投資評等,直指營運落底訊號開始浮現。(閱讀全文) B.利空因子: 1.2022年各類台股基金都難逃股市走空的衝擊,相較大盤下跌22%,僅價值型台股基金跌幅與其相當,其他各類型表現均比大盤差,尤其科技與中概型跌幅更高達3成以上。 2.大陸疫情飆升加上邊境即將解封,讓各國嚴陣以待。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1日憂心表示,大陸未來數月的新冠確診人數料如「叢林大火」般爆發,不僅打擊本土經濟,更將拖累地區及全球經濟增長。市場預估,IMF最新報告可能再度下調大陸經濟預估。 3.航空地勤恐掀春節罷工潮,繼長榮航勤連著兩天發動請假潮之後,占桃園機場地勤工作量高達七成的華航子公司桃園航勤,2日也向資方提出六大訴求,包括年終、薪資調整及激勵金等,預定4日再度召開勞資協商會議,若協商破裂,不排除6日發動春節罷工投票,若通過將進行春節罷工。 4.因應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及大陸將在1月8日起解除入境隔離措施,我國自元旦起針對大陸直飛台灣四個直航點實施入境唾液篩檢,指揮中心2日公布元旦首日自桃機入境共採檢524人,其中陰性378人、陽性146人,陽性率27.8%,相當每4人有1人陽性。指揮中心表示,陽性數據高低仍待觀察幾天,將抽樣定序,掌握變異病毒株趨勢。 5.去年底全球經濟惡化嚴重打擊韓國製造業需求,再加上當地卡車司機罷工,導致製造業連續6個月萎縮。 6.純網銀三家小鯰魚雖然創新活潑,為國銀帶來一股新氣象,卻仍處於虧損中,樂天國際銀行、LINE Bank與將來銀行當初開業計畫書中,預計開業後三至五年才可達損益兩平,不過在國內法規下,純網銀業務受限多,恐拉長獲利時點,金管會也逐步鬆綁幫找出路,新開放純網銀可開辦企業戶開戶業務。 7.市場研究機構Omdia指出,2022年大尺寸面板的出貨量相比前一年同期下降8%,出貨面積則是年減3%。大陸面板廠出貨量市占約55%、出貨面積市占更超過6成,穩居市場龍頭。台灣面板廠出貨量和出貨面積市占各約25%、17%,位居第二。 8.根據指標大型行庫的最新評估,民眾在2023年的購屋信心,仍受三大變數挑戰,這三大變數,分別為購屋貸款利率上揚、金融市場大幅震盪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將成為對民眾購屋信心的三大衝擊。 9.禽流感蔓延全球,目前台灣僅小規模地區有零星案例,整體雞、蛋供需情形尚稱平穩,不過禽流感支撐雞、蛋價格居高不下,下游餐飲業者快撐不住。全家2022年底宣布7年來首度調漲茶葉蛋價格,用蛋量大的早餐店也者傳出業者打算調漲售價。 10.迎接疫後旅遊復甦,國籍航空公司相繼開航越南航點,不過赴越簽證費從原本的1500元上漲到4000至5000元不等,讓遊客望而卻步,也讓飛越航班只能靠旅遊團撐場,倘若赴越簽證費無法降回疫情前,夏季班表恐砍班。 11.台灣農漁產品遭大陸暫停輸入,業者指出,台灣農業以小農規模為主,品質難以統一,加上大陸市場在惠台措施下「真的太好做」,導致許多農民對自身農產品缺乏要求,但日本與歐美市場不同,只要被退過貨,就算後端管理、冷鏈急起直追,也為時已晚。 延伸閱讀 國安基金給力 15檔安心股開紅盤指標 面板驅動IC迎春風 「這2檔」法人喊買 台積3奈米全力衝刺 供應鏈5檔直接受惠 13檔董監改選題材有潛利 這幾檔還很便宜 2023開紅盤聚焦3類股 台股元月攻萬五 台股盤前掃描

4912聯德控股-KY2023存股名單, 3617碩天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dcard, 2906高林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

OPEN445RE115EF5EE

 


2380虹光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1410南染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DJ在1451年興2023存股名單 5258虹堡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DJ在線》Q3後苦盡

 

arrow
arrow

    s66yqd2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